基督之死和復活

illuminate_14-Wide 16x9

四月在基督教日曆中是非常重要的月份,因為它是紀念基督之死和復活的季節。這是我們在神的家裡生活的根基。

基督之死 被釘在十字架上

耶穌死的方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,因為祂是被釘十字架而死的。 保羅在腓立比書2:6-8中指出死亡的獨特性,特別是將耶穌確定為神;他說: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;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;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」

基督教是唯一的主要宗教,以其神的受苦和羞恥作為核心焦點。釘十字架,對我們基督徒來說是如此的熟悉,而且動人,以至很難意識到祂的神的形像是多麼的不尋常。

如果將耶穌的生命完結,僅僅視為死亡,甚至是痛苦折磨的死亡,那麼重要的關鍵就丟失了。釘十字架死刑的目的,不單是處死那麼簡單,而是以非人道的待遇侮辱個人的尊嚴。釘十字架是公開的,在主要的十字路口或人流密集的地方執行。處死時刑犯沒有衣服,垂死的過程可能持續數天,最終死於窒息,之後屍體留給鳥獸吃掉。那些被釘十字架的人,遭受了最嚴酷的,全然惡毒的嘲笑,侮辱和羞恥。

對以色列人來說,以這種方式處決的是那些遭受到猶太人自己棄絕的人,也是被頒布法律的神在祂子民中間的咒詛,並被排除在生命之約之外。 當時的宗教精英 - 大祭司、法利賽人和文士,提出的指控反映了這一點。「基督既為我們受(原文是成)了咒詛,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;因為經上記著:『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。』」 (加拉太書3:13) 。被律法譴責為褻瀆神靈的任何人,都將遭受這種死刑,是應受詛咒的,並被排除在生活圈子之外,也沒有神的團契。

同樣不受歡迎的,是希臘世界的外邦知識分子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觀點。 對上古的人道主義而言,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是一種尷尬。 釘十字架被認為是最有辱人格的懲罰。 因此,羅馬人道主義始終認為“十字架的宗教”是不美觀的,不可尊敬的和不正當的。 在受尊敬的人面前談論這種對待奴隸似的,慘無人道的死刑,是不雅的舉止。

神如何向祂的反叛子民表達衪的愛,他們在自己流浪的心中仍然自認為好人? 人總是自以爲是,那麼祂如何救贖那些否認自己迷路的人呢? 神應許的約和彌賽亞如何應驗? 在衪無限的智慧,祂差派兒子道成肉身,遭受各種背叛,侮辱,排斥,酷刑和有辱人格的死亡,死在十字架上。

保羅的教導,就如在哥林多前書1:18-25中所講:「因為十字架的道理,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;在我們得救的人,卻為 神的大能。就如經上所記: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,廢棄聰明人的聰明。智慧人在哪裡?文士在哪裡?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?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?世人憑自己的智慧,既不認識神,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;這就是神的智慧了。猶太人是要神蹟,希臘人是求智慧,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,在猶太人為絆腳石,在外邦人為愚拙;但在那蒙召的,無論是猶太人、希臘人,基督總為神的能力,神的智慧。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,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。」

然後他提醒了哥林多人和我們是多麼的不足。 在第26至31節中,他繼續說:「弟兄們哪,可見你們蒙召的,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,有能力的不多,有尊貴的也不多。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,叫有智慧的羞愧;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,叫那強壯的羞愧。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,被人厭惡的,以及那無有的,為要廢掉那有的,使一切有血氣的,在 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。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,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、公義、聖潔、救贖。如經上所記:『誇口的,當指著主誇口。』」

基督之復活 復活是不朽壞的,復活是榮耀的, 復活是強壯的, 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

我們不是歸信這死在十字架的基督嗎?不單如止,我們不是也深信那為我們受苦難的、已經復活、現在坐在全能的父神右邊為我們禱告(羅馬書8:34)、滿有榮耀的耶穌嗎(使徒行傳5:31)?衪是我們生命的主,我們的王,我們的新郎!因為的復活,我們歸信的,生命就能經驗神的大能

使徒保羅再次成為這方面的傑出模範。 很少有基督徒像他那樣遭受過痛苦一被鞭打,被石頭打,被囚禁,被私刑和在深海裡。的確,他受到的殘酷對待是如此極端,以至於他有時將其描述為一種“死亡”,而得到的救助是他描述為一種“復活”。「我每天都死」,他在關於復活的偉大章節的中間寫道(哥林多前書15:31)。這意味著他不斷遭受死亡的危險。「弟兄們,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,我們從前在亞細亞遭遇苦難,被壓太重,力不能勝,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;自己心裡也斷定是必死的,叫我們不靠自己,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。他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,現在仍要救我們,並且我們指望他將來還要救我們。」( 哥林多後書1:8-10)

使徒保羅通過至死的經歷,明白了耶穌基督復活的大能。他在提摩太後書1:10説:「祂(耶穌)已經把死廢去,藉著福音,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。」又在哥林多前書15:55寫道:「 死啊!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?死啊!你的毒鉤在哪裡?」 這是對生命的艱難和挑戰的理解,但戰勝死亡是一回事,生命的恩賜是另一回事。 例如,使徒約翰描述了神的子民,將他們的名字刻在生命冊上(啟示錄3:5; 21:27),不斷享受著生命樹的果子(啟示錄2:7; 22:2),並自由飲用生命之水(啟示錄7:17; 21:6; 22:1,17)。

在哥林多前書15:35,保羅説:「 或有人問:『死人怎樣復活,帶著甚麼身體來呢?』」 今天也許你也有同樣的問題。我們可以通過種子和花朵之間的關係來回答這一個問題。 一方面是兩者之間必不可少的連續性(例如,芥菜種子埋葬、死了,便產生芥菜植物)。 但另一方面,是不連續性的更為顯著;種子無陳設,且醜陋,但生出來的花卻鮮豔美麗。 我們的復活的身體也是如此。它會與我們目前的身體保持一定程度的連續性,但會擁有新而夢想不到的力量。哥林多前書15:35-44的含意,包括了今生靈命重生的生活,和將來在新天新地復活的身體。保羅說:「無知的人哪,你所種的,若不死就不能生。. . . 死人復活也是這樣:所種的是必朽壞的,復活的是不朽壞的;所種的是羞辱的,復活的是榮耀的;所種的是軟弱的,復活的是強壯的;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,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。若有血氣的身體,也必有靈性的身體。」

羅馬書8:18-25也引證這永恆的盼望:「 我想,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,就不足介意了。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。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,不是自己願意,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。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,得享(享:原文是入)神兒女自由的榮耀。我們知道,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,勞苦,直到如今。不但如此,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,也是自己心裡歎息,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,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。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;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,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(有古卷:人所看見的何必再盼望呢)?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,就必忍耐等候。”

我們的回應 – 當向前行,傳揚好消息

盡管我們信了多少年,我們認識神總是有限。每逢救主背著十架走上 “受苦難的道路” ,就對我主的愛有新的體驗。更想念耶穌因我罪的忍受,就在自己未成熟的成聖生活上,有再一次的警醒和學習。又當與主同行,聽見衪說: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。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對未明確的將來,我就安心跟從,靠主繼續同行。